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望江南·燕塞雪

    燕塞雪,片片大如拳。蓟上酒楼喧鼓吹,帝城车马走骈阗。羁馆独凄然。
    燕塞月,缺了又还圆。万里妾心愁更苦,十春和泪看婵娟。何日是归年。

  • 田家

    父耕原上田,子劚山下荒。
    六月禾未秀,官家已修仓。

  • 木兰花慢·送翁五峰游江陵

    送秋云万里,算舒卷、总何心。叹路转羊肠,人营燕垒,霜满蓬簪。愁侵。庾尘满袖,便封侯、那羡汉淮阴。一醉莼丝脍玉,忍教菊老松深。
    离音。又听西风,金井树、动秋吟。向暮江目断,鸿飞渺渺,天色沈沈。沾襟。四弦夜语,问杨琼、往事到寒砧。争似湖山岁晚,静梅香底同斟。

  • 酒泉子·庭下花飞

    庭下花飞,月照妆楼春事晚。珠帘风,兰烛烬,怨空闺。
    苕苕何处寄相思,玉箸零零肠断。屏帏深,更漏永,梦魂迷。

  • 赏春

    芳草和烟暖更青,闲门要路一时生。
    年年点检人间事,唯有春风不世情。

  • 楚吟

    山上离宫宫上楼,楼前宫畔暮江流。
    楚天长短黄昏雨,宋玉无愁亦自愁。

  • 燕归梁·织锦裁篇写意深

    织锦裁篇写意深。字值千金。一回披玩一愁吟。肠成结、泪盈襟。
    幽欢已散前期远。无憀赖、是而今。密凭归雁寄芳音。恐冷落、旧时心。

  • 旅寓安南

    交趾殊风候,寒迟暖复催。
    仲冬山果熟,正月野花开。
    积雨生昏雾,轻霜下震雷。
    故乡逾万里,客思倍从来。

  • 浪淘沙慢·梦觉透窗风一线

    梦觉透窗风一线,寒灯吹息。那堪酒醒,又闻空阶,夜雨频滴。嗟因循、久作天涯客。负佳人、几许盟言,便忍把、从前欢会,陡顿翻成忧戚。
    愁极,再三追思,洞房深处,几度饮散歌阑,香暖鸳鸯被。岂暂时疏散,费伊心力。殢云尤雨,有万般千种,相怜相惜。(歌阑 一作:歌阕)
    恰到如今,天长漏永,无端自家疏隔。知何时、却拥秦云态?愿低帏昵枕,轻轻细说与,江乡夜夜,数寒更思忆。

  • 上湖南崔中丞

    山上青松陌上尘,云泥岂合得相亲。
    举世尽嫌良马瘦,唯君不弃卧龙贫。
    千金未必能移性,一诺从来许杀身。
    莫道书生无感激,寸心还是报恩人。

  • 晁错论

      天下之患,最不可为者,名为治平无事,而其实有不测之忧。坐观其变,而不为之所,则恐至於不可救;起而强为之,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。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,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,以求成大功;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,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。

      天下治平,无故而发大难之端;吾发之,吾能收之,然后有辞於天下。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,使他人任其责,则天下之祸,必集於我。

     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,谋弱山东之诸侯,山东诸侯并起,以诛错为名;而天子不以察,以错为之说。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,不知错有以取之也。

      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昔禹之治水,凿龙门,决大河而放之海。方其功之未成也,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;惟能前知其当然,事至不惧,而徐为之图,是以得至於成功。

      夫以七国之强,而骤削之,其为变,岂足怪哉?错不於此时捐其身,为天下当大难之冲,而制吴楚之命,乃为自全之计,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。且夫发七国之难者,谁乎?己欲求其名,安所逃其患。以自将之至危,与居守至安;己为难首,择其至安,而遣天子以其至危,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。

      当此之时,虽无袁盎,错亦未免於祸。何者?己欲居守,而使人主自将。以情而言,天子固已难之矣,而重违其议。是以袁盎之说,得行於其间。使吴楚反,错已身任其危,日夜淬砺,东向而待之,使不至於累其君,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,虽有百盎,可得而间哉?

      嗟夫!世之君子,欲求非常之功,则无务为自全之计。使错自将而讨吴楚,未必无功,惟其欲自固其身,而天子不悦。奸臣得以乘其隙,错之所以自全者,乃其所以自祸欤!

  •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·并序

    王屋山人魏万,云自嵩宋沿吴相访,数千里不遇。乘兴游台越,经永嘉,观谢公石门。后于广陵相见,美其爱文好古,浪迹方外,因述其行而赠是诗。

    仙人东方生,浩荡弄云海。
    沛然乘天游,独往失所在。
    魏侯继大名,本家聊摄城。
    卷舒入元化,迹与古贤并。
    十三弄文史,挥笔如振绮。
    辩折田巴生,心齐鲁连子。
    西涉清洛源,颇惊人世喧。
    采秀卧王屋,因窥洞天门。
    朅来游嵩峰,羽客何双双。
    朝携月光子,暮宿玉女窗。
    鬼谷上窈窕,龙潭下奔潈。
    东浮汴河水,访我三千里。
    逸兴满吴云,飘飖浙江汜。
    挥手杭越间,樟亭望潮还。
    涛卷海门石,云横天际山。
    白马走素车,雷奔骇心颜。
    遥闻会稽美,且度耶溪水。
    万壑与千岩,峥嵘镜湖里。
    秀色不可名,清辉满江城。
    人游月边去,舟在空中行。
    此中久延伫,入剡寻王许。
    笑读曹娥碑,沉吟黄绢语。
    天台连四明,日入向国清。
    五峰转月色,百里行松声。
    灵溪咨沿越,华顶殊超忽。
    石梁横青天,侧足履半月。
    忽然思永嘉,不惮海路赊。
    挂席历海峤,回瞻赤城霞。
    赤城渐微没,孤屿前峣兀。
    水续万古流,亭空千霜月。
    缙云川谷难,石门最可观。
    瀑布挂北斗,莫穷此水端。
    喷壁洒素雪,空濛生昼寒。
    却思恶溪去,宁惧恶溪恶。
    咆哮七十滩,水石相喷薄。
    路创李北海,岩开谢康乐。
    松风和猿声,搜索连洞壑。
    径出梅花桥,双溪纳归潮。
    落帆金华岸,赤松若可招。
    沈约八咏楼,城西孤岧峣。
    岧峣四荒外,旷望群川会。
    云卷天地开,波连浙西大。
    乱流新安口,北指严光濑。
    钓台碧云中,邈与苍岭对。
    稍稍来吴都,裴回上姑苏。
    烟绵横九疑,漭荡见五湖。
    目极心更远,悲歌但长吁。
    回桡楚江滨,挥策扬子津。
    身著日本裘,昂藏出风尘。
    五月造我语,知非儓儗人。
    相逢乐无限,水石日在眼。
    徒干五诸侯,不致百金产。
    吾友扬子云,弦歌播清芬。
    虽为江宁宰,好与山公群。
    乘兴但一行,且知我爱君。
    君来几何时,仙台应有期。
    东窗绿玉树,定长三五枝。
    至今天坛人,当笑尔归迟。
    我苦惜远别,茫然使心悲。
    黄河若不断,白首长相思。

  • 晓行巴峡

    际晓投巴峡,馀春忆帝京。
    晴江一女浣,朝日众鸡鸣。
    水国舟中市,山桥树杪行。
    登高万井出,眺迥二流明。
    人作殊方语,莺为故国声。
    赖多山水趣,稍解别离情。

  • 南吕·四块玉·风情

    我事事村,他般般丑。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。则为他丑心儿真,博得我村情儿厚。似这般丑眷属,村配偶,只除天上有。

  • 杨柳·两两黄鹂色似金

    两两黄鹂色似金,袅枝啼露动芳音。(动 一作 惹)
    春来幸自长如线,可惜牵缠荡子心。

  • 记过合浦

      余自海康适合浦,连日大雨,桥梁大坏,水无津涯。自兴廉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,闻自此西皆涨水,无复桥船,或劝乘蜑并海即白石。是日六月晦,无月,碇宿大海中。天水相接,星河满天,起坐四顾太息:“吾何数乘此险也!已济徐闻,复厄于此乎?”稚子过在旁鼾睡,呼不应。所撰《书》《易》《论语》皆以自随,而世未有别本。抚之而叹曰:“天未欲使从是也,吾辈必济。”已而果然。七月四日合浦记,时元符三年也。

  • 太白岭

    太白巃嵷东南驰,众岭环合青纷披。
    烟云厚薄皆可爱,树石疏密自相宜。
    阳春已归鸟语乐,溪水不动鱼行迟。
    生民何由得处所,与兹鱼鸟相谐熙。

  • 上之回

    三十六离宫,楼台与天通。
    阁道步行月,美人愁烟空。
    恩疏宠不及,桃李伤春风。
    淫乐意何极,金舆向回中。
    万乘出黄道,千旗扬彩虹。
    前军细柳北,后骑甘泉东。
    岂问渭川老,宁邀襄野童。
    但慕瑶池宴,归来乐未穷。

  • 访秋

    酒薄吹还醒,楼危望已穷。
    江皋当落日,帆席见归风。
    烟带龙潭白,霞分鸟道红。
    殷勤报秋意,只是有丹枫。

  • 治水必躬亲

      治水之法,既不可执一,泥于掌故,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。盖地有高低,流有缓急,潴有浅深,势有曲直,非相度不得其情,非咨询不穷其致,是以必得躬历山川,亲劳胼胝。

      昔海忠介治河,布袍缓带,冒雨冲风,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,亲给钱粮,不扣一厘,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。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。如好逸而恶劳,计利而忘义,远嫌而避怨,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