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乱后逢村叟

    经乱衰翁居破村,村中何事不伤魂。
    因供寨木无桑柘,为著乡兵绝子孙。
    还似平宁征赋税,未尝州县略安存。
    至今鸡犬皆星散,日落前山独倚门。

  • 蚕谷行

    天下郡国向万城,无有一城无甲兵!
    焉得铸甲作农器,一寸荒田牛得耕?
    牛尽耕,蚕亦成。
    不劳烈士泪滂沱,男谷女丝行复歌。

  • 蕃女怨·碛南沙上惊雁起

    碛南沙上惊雁起,飞雪千里。玉连环,金镞箭,年年征战。画楼离恨锦屏空,杏花红。

  • 古风·其三十四

    羽檄如流星,虎符合专城。
    喧呼救边急,群鸟皆夜鸣。
    白日曜紫微,三公运权衡。
    天地皆得一,澹然四海清。
    借问此何为?答言楚征兵。
    渡泸及五月,将赴云南征。
    怯卒非战士,炎方难远行。
    长号别严亲,日月惨光晶。
    泣尽继以血,心摧两无声。
    困兽当猛虎,穷鱼饵奔鲸。
    千去不一还,投躯岂全生。
    如何舞干戚,一使有苗平。

  • 古戍

    古戍连山火,新城殷地笳。
    九州犹虎豹,四海未桑麻。
    天迥云垂草,江空雪覆沙。
    野梅烧不尽,时见两三花。

  • 洗兵马

    中兴诸将收山东,捷书夜报清昼同。
    河广传闻一苇过,胡危命在破竹中。
    祗残邺城不日得,独任朔方无限功。
    京师皆骑汗血马,回纥餧肉葡萄宫。
    已喜皇威清海岱,常思仙仗过崆峒。
    三年笛里关山月,万国兵前草木风。
    成王功大心转小,郭相谋深古来少。
    司徒清鉴悬明镜,尚书气与秋天杳。
    二三豪俊为时出,整顿乾坤济时了。
    东走无复忆鲈鱼,南飞觉有安巢鸟。
    青春复随冠冕入,紫禁正耐烟花绕。
    鹤禁通宵凤辇备,鸡鸣问寝龙楼晓。
    攀龙附凤势莫当,天下尽化为侯王。
    汝等岂知蒙帝力,时来不得夸身强。
    关中既留萧丞相,幕下复用张子房。
    张公一生江海客,身长九尺须眉苍。
    征起适遇风云会,扶颠始知筹策良。
    青袍白马更何有,后汉今周喜再昌。
    寸地尺天皆入贡,奇祥异瑞争来送。
    不知何国致白环,复道诸山得银瓮。
    隐士休歌紫芝曲,词人解撰河清颂。
    田家望望惜雨干,布谷处处催春种。
    淇上健儿归莫懒,城南思妇愁多梦。
    安得壮士挽天河,净洗甲兵长不用。

  • 江行无题一百首·其四十三

    兵火有余烬,贫村才数家。
    无人争晓渡,残月下寒沙。

  •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

    西羌延国讨,白起佐军威。
    剑决浮云气,弓弯明月辉。
    马行边草绿,旌卷曙霜飞。
    抗手凛相顾,寒风生铁衣。

  • 奔亡道中五首

    苏武天山上,田横海岛边。
    万重关塞断,何日是归年?

    亭伯去安在?李陵降未归。
    愁容变海色,短服改胡衣。

    谈笑三军却,交游七贵疏。
    仍留一只箭,未射鲁连书。

    函谷如玉关,几时可生还?
    洛川为易水,嵩岳是燕山。
    俗变羌胡语,人多沙塞颜。
    申包惟恸哭,七日鬓毛斑。

    淼淼望湖水,青青芦叶齐。
    归心落何处,日没大江西。
    歇马傍春草,欲行远道迷。
    谁忍子规鸟,连声向我啼。

  • 还陕述怀

    慨然抚长剑,济世岂邀名。
    星旂纷电举,日羽肃天行。
    遍野屯万骑,临原驻五营。
    登山麾武节,背水纵神兵。
    在昔戎戈动,今来宇宙平。

  • 早发

    繖幄垂垂马踏沙,水长山远路多花。
    眼中形势胸中策,缓步徐行静不哗。

  • 七哀诗三首·其三

    边城使心悲,昔吾亲更之。
    冰雪截肌肤,风飘无止期。
    百里不见人,草木谁当迟。
    登城望亭燧,翩翩飞戍旗。
    行者不顾反,出门与家辞。
    子弟多俘虏,哭泣无已时。
    天下尽乐土,何为久留兹。
    蓼虫不知辛,去来勿与谘。

  • 北风行

    城外萧萧北风起,城上健儿吹落耳。
    将军玉帐貂鼠衣,手持酒杯看雪飞。

  • 从军行

    从军玉门道,逐虏金微山。
    笛奏梅花曲,刀开明月环。
    鼓声鸣海上,兵气拥云间。
    愿斩单于首,长驱静铁关。

  • 效古诗

    寒沙四面平,飞雪千里惊。
    风断阴山树,雾失交河城。
    朝驱左贤阵,夜薄休屠营。
    昔事前军幕,今逐嫖姚兵。
    失道刑既重,迟留法未轻。
    所赖今天子,汉道日休明。

  • 摇落

    夜来摇落悲,桑枣半空枝。
    故国无消息,流年有乱离。
    霜秦闻雁早,烟渭认帆迟。
    日暮寒鼙急,边军在雍岐。

  • 逢病军人

    行多有病住无粮,万里还乡未到乡。
    蓬鬓哀吟古城下,不堪秋气入金疮。

  • 吊万人冢

    兵罢淮边客路通,乱鸦来去噪寒空。
    可怜白骨攒孤冢,尽为将军觅战功。

  • 秦晋崤之战

      冬,晋文公卒。庚辰,将殡于曲沃;出绛,柩有声如牛。卜偃使大夫拜,曰:“君命大事:将有西师过轶我;击之,必大捷焉。”

     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:“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,若潜师以来,国可得也。”穆公访诸蹇叔。蹇叔曰:“劳师以袭远,非所闻也。师劳力竭,远主备之,无乃不可乎?师之所为,郑必知之,勤而无所,必有悖心。且行千里,其谁不知?”公辞焉。召孟明、西乞、白乙,使出师于东门之外。蹇叔哭之,曰:“孟子!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!”公使谓之曰:“尔何知!中寿,尔墓之木拱矣!”

      蹇叔之子与师,哭而送之曰:“晋人御师必于崤。崤有二陵焉:其南陵,夏后皋之墓也;其北陵,文王之所辟风雨也。必死是间,余收尔骨焉。”秦师遂东。

      三十三年春,秦师过周北门,左右免胄而下,超乘者三百乘。王孙满尚幼,观之,言于王曰:“秦师轻而无礼,必败。轻则寡谋,无礼则脱。入险而脱,又不能谋,能无败乎?”及滑,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,遇之,以乘韦先,牛十二犒师,曰:“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,敢犒从者。不腆敝邑,为从者之淹,居则具一日之积,行则备一夕之卫。”且使遽告于郑。

      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束载、厉兵、秣马矣。使皇武子辞焉,曰:“吾子淹久于敝邑,唯是脯资饩牵竭矣。为吾子之将行也,郑之有原圃,犹秦之有具囿也,吾子取其麋鹿,以闲敝邑,若何?”杞子奔齐,逢孙、杨孙奔宋。

      孟明曰:“郑有备矣,不可冀也。攻之不克,围之不继,吾其还也。”灭滑而还。

      晋原轸曰:“秦违蹇叔,而以贪勤民,天奉我也。奉不可失,敌不可纵。纵敌患生;违天不祥。必伐秦师!”栾枝曰:“未报秦施而伐其师,其为死君乎?”先轸曰:“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,秦则无礼,何施之为?吾闻之:‘一日纵敌,数世之患也’。谋及子孙,可谓死君乎!”遂发命,遽兴姜戎。子墨衰绖,梁弘御戎,莱驹为右。夏四月辛巳,败秦师于崤,获百里孟明视、西乞术、白乙丙以归。遂墨以葬文公,晋于是始墨。

      文嬴请三帅,曰:“彼实构吾二君,寡君若得而食之,不厌,君何辱讨焉?使归就戮于秦,以逞寡君之志,若何?”公许之。先轸朝,问秦囚。公曰:“夫人请之,吾舍之矣。”先轸怒曰:“武夫力而拘诸原,妇人暂而免诸国,堕军实而长寇仇,亡无日矣!”不顾而唾。公使阳处父追之,及诸河,则在舟中矣。释左骖,以公命赠孟明。孟明稽首曰:“君之惠,不以累臣衅鼓,使归就戮于秦,寡君之以为戮,死且不朽。若从君惠而免之,三年将拜君赐。”

      秦伯素服郊次,乡师而哭,曰:“孤违蹇叔,以辱二三子,孤之罪也。”不替孟明,曰:“孤之过也,大夫何罪?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。”

  •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

    胸中磊落藏五兵,欲试无路空峥嵘。
    酒为旗鼓笔刀槊,势从天落银河倾。
    端溪石池浓作墨,烛光相射飞纵横。
    须臾收卷复把酒,如见万里烟尘清。
    丈夫身在要有立,逆虏运尽行当平。
    何时夜出五原塞,不闻人语闻鞭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