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木兰花慢·送翁五峰游江陵

    送秋云万里,算舒卷、总何心。叹路转羊肠,人营燕垒,霜满蓬簪。愁侵。庾尘满袖,便封侯、那羡汉淮阴。一醉莼丝脍玉,忍教菊老松深。
    离音。又听西风,金井树、动秋吟。向暮江目断,鸿飞渺渺,天色沈沈。沾襟。四弦夜语,问杨琼、往事到寒砧。争似湖山岁晚,静梅香底同斟。

  •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·并序

    王屋山人魏万,云自嵩宋沿吴相访,数千里不遇。乘兴游台越,经永嘉,观谢公石门。后于广陵相见,美其爱文好古,浪迹方外,因述其行而赠是诗。

    仙人东方生,浩荡弄云海。
    沛然乘天游,独往失所在。
    魏侯继大名,本家聊摄城。
    卷舒入元化,迹与古贤并。
    十三弄文史,挥笔如振绮。
    辩折田巴生,心齐鲁连子。
    西涉清洛源,颇惊人世喧。
    采秀卧王屋,因窥洞天门。
    朅来游嵩峰,羽客何双双。
    朝携月光子,暮宿玉女窗。
    鬼谷上窈窕,龙潭下奔潈。
    东浮汴河水,访我三千里。
    逸兴满吴云,飘飖浙江汜。
    挥手杭越间,樟亭望潮还。
    涛卷海门石,云横天际山。
    白马走素车,雷奔骇心颜。
    遥闻会稽美,且度耶溪水。
    万壑与千岩,峥嵘镜湖里。
    秀色不可名,清辉满江城。
    人游月边去,舟在空中行。
    此中久延伫,入剡寻王许。
    笑读曹娥碑,沉吟黄绢语。
    天台连四明,日入向国清。
    五峰转月色,百里行松声。
    灵溪咨沿越,华顶殊超忽。
    石梁横青天,侧足履半月。
    忽然思永嘉,不惮海路赊。
    挂席历海峤,回瞻赤城霞。
    赤城渐微没,孤屿前峣兀。
    水续万古流,亭空千霜月。
    缙云川谷难,石门最可观。
    瀑布挂北斗,莫穷此水端。
    喷壁洒素雪,空濛生昼寒。
    却思恶溪去,宁惧恶溪恶。
    咆哮七十滩,水石相喷薄。
    路创李北海,岩开谢康乐。
    松风和猿声,搜索连洞壑。
    径出梅花桥,双溪纳归潮。
    落帆金华岸,赤松若可招。
    沈约八咏楼,城西孤岧峣。
    岧峣四荒外,旷望群川会。
    云卷天地开,波连浙西大。
    乱流新安口,北指严光濑。
    钓台碧云中,邈与苍岭对。
    稍稍来吴都,裴回上姑苏。
    烟绵横九疑,漭荡见五湖。
    目极心更远,悲歌但长吁。
    回桡楚江滨,挥策扬子津。
    身著日本裘,昂藏出风尘。
    五月造我语,知非儓儗人。
    相逢乐无限,水石日在眼。
    徒干五诸侯,不致百金产。
    吾友扬子云,弦歌播清芬。
    虽为江宁宰,好与山公群。
    乘兴但一行,且知我爱君。
    君来几何时,仙台应有期。
    东窗绿玉树,定长三五枝。
    至今天坛人,当笑尔归迟。
    我苦惜远别,茫然使心悲。
    黄河若不断,白首长相思。

  • 送冷朝阳还上元

    青丝缆引木兰船,名遂身归拜庆年。
    落日澄江乌榜外,秋风疏柳白门前。
    桥通小市家林近,山带平湖野寺连。
    别后依依寒食里,共君携手在东田。

  •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

    不饮胡为醉兀兀,此心已逐归鞍发。
    归人犹自念庭闱,今我何以慰寂寞。
    登高回首坡垅隔,惟见乌帽出复没。
    苦寒念尔衣裘薄,独骑瘦马踏残月。
    路人行歌居人乐,僮仆怪我苦凄恻。
    亦知人生要有别,但恐岁月去飘忽。
    寒灯相对记畴昔,夜雨何时听萧瑟。
    君知此意不可忘,慎勿苦爱高官职。

  • 望江怨·东风急

    东风急,惜别花时手频执,罗帏愁独入。马嘶残雨春芜湿。
    倚门立,寄语薄情郎,粉香和泪泣。

  •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

    送君不相见,日暮独愁绪。
    江上空裴回,天边迷处所。
    郡邑经樊邓,山河入嵩汝。
    蒲轮去渐遥,石径徒延伫。

  • 秋日别王长史

    别路馀千里,深恩重百年。
    正悲西候日,更动北梁篇。
    野色笼寒雾,山光敛暮烟。
    终知难再奉,怀德自潸然。

  • 卢溪别人

    武陵溪口驻扁舟,溪水随君向北流。
    行到荆门上三峡,莫将孤月对猿愁。

  • 满江红·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

    怪雨盲风,留不住江边行色。烦问讯、冥鸿高士,钓鳌词客。千百年传吾辈语,二三子系斯文脉。听王郎一曲玉箫声,凄金石。
    晞发处,怡山碧;垂钓处,沧溟白。笑而今拙宦,他年遗直。只愿常留相见面,未宜轻屈平生膝。有狂谈欲吐且休休,惊邻壁。

  •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

    水国无边际,舟行共使风。
    羡君从此去,朝夕见乡中。
    予亦离家久,南归恨不同。
    音书若有问,江上会相逢。

  • 送杨寘序

      予尝有幽忧之疾,退而闲居,不能治也。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,受宫声数引,久而乐之,不知其疾之在体也。夫疾,生乎忧者也。药之毒者,能攻其疾之聚,不若声之至者,能和其心之所不平。心而平,不和者和,则疾之忘也宜哉。

      夫琴之为技小矣,及其至也,大者为宫,细者为羽,操弦骤作,忽然变之,急者凄然以促,缓者舒然以和,如崩崖裂石、高山出泉,而风雨夜至也。如怨夫寡妇之叹息,雌雄雍雍之相鸣也。其忧深思远,则舜与文王、孔子之遗音也;悲愁感愤,则伯奇孤子、屈原忠臣之所叹也。喜怒哀乐,动人必深。而纯古淡泊,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、孔子之文章、《易》之忧患、《诗》之怨刺无以异。其能听之以耳,应之以手,取其和者,道其湮郁,写其幽思,则感人之际,亦有至者焉。

      予友杨君,好学有文,累以进士举,不得志。及从荫调,为尉于剑浦,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。是其心固有不平者。且少又多疾,而南方少医药。风俗饮食异宜。以多疾之体,有不平之心,居异宜之俗,其能郁郁以久乎?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,于琴亦将有得焉。故予作《琴说》以赠其行,且邀道滋酌酒,进琴以为别。

  • 送沈亚之歌·并序

    文人沈亚之,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,返归于吴江。吾悲其行,无钱酒以劳,又感沈之勤请,乃歌一解以送之。

    吴兴才人怨春风,桃花满陌千里红。
    紫丝竹断骢马小,家住钱塘东复东。
    白藤交穿织书笈,短策齐裁如梵夹。
    雄光宝矿献春卿,烟底蓦波乘一叶。
    春卿拾材白日下,掷置黄金解龙马。
    携笈归江重入门,劳劳谁是怜君者。
    吾闻壮夫重心骨,古人三走无摧捽。
    请君待旦事长鞭,他日还辕及秋律。

  • 念奴娇·送张明之赴京西幕

    艅艎东下,望西江千里,苍茫烟水。试问襄州何处是?雉堞连云天际。叔子残碑,卧龙陈迹,遗恨斜阳里。后来人物,如君瑰伟能几?
    其肯为我来耶?河阳下士,差足强人意。勿谓时平无事也,便以言兵为讳。眼底河山,楼头鼓角,都是英雄泪。功名机会,要须闲暇先备。

  • 五松山送殷淑

    秀色发江左,风流奈若何?
    仲文了不还,独立扬清波。
    载酒五松山,颓然白云歌。
    中天度落月,万里遥相过。
    抚酒惜此月,流光畏蹉跎。
    明日别离去,连峰郁嵯峨。

  •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

    无限居人送独醒,可怜寂寞到长亭。
    荆州不遇高阳侣,一夜春寒满下厅。

  •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

    对酒寂不语,怅然悲送君。
    明时未得用,白首徒攻文。
    泽国从一官,沧波几千里。
    群公满天阙,独去过淮水。
    旧家富春渚,尝忆卧江楼。
    自闻君欲行,频望南徐州。
    穷巷独闭门,寒灯静深屋。
    北风吹微雪,抱被肯同宿。
    君行到京口,正是桃花时。
    舟中饶孤兴,湖上多新诗。
    潜虬且深蟠,黄鹄举未晚。
    惜君青云器,努力加餐饭。

  •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

    孤屿亭何处,天涯水气中。
    故人官就此,绝境与谁同。
    隐吏逢梅福,看山忆谢公。
    扁舟吾已僦,把钓待秋风。

  •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

    洞庭张乐地,潇湘帝子游。
    云去苍梧野,水还江汉流。
    停骖我怅望,辍棹子夷犹。
    广平听方籍,茂陵将见求。
    心事俱已矣,江上徒离忧。

  • 上西平·送杜叔高

    恨如新,新恨了,又重新。看天上、多少浮云。江南好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。夜来风雨,春归似欲留人。
    尊如海,人如玉,诗如锦,笔如神。能几字、尽殷勤。江天日暮,何时重与细论文。绿杨阴里,听阳关、门掩黄昏。

  • 菩萨蛮·杭妓往苏迓新守

    玉童西迓浮丘伯。洞天冷落秋萧瑟。不用许飞琼。瑶台空月明。
    清香凝夜宴。借与韦郎看。莫便向姑苏。扁舟下五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