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送韦整尉长沙

    远远长沙去,怜君利一官。
    风帆彭蠡疾,云水洞庭宽。
    木客提蔬束,江乌接饭丸。
    莫言卑湿地,未必乏新欢。

  • 送杨秀才游蜀

    鄂渚逢游客,瞿塘上去船。
    峡深明月夜,江静碧云天。
    旧俗巴渝舞,新声蜀国弦。
    不堪挥惨恨,一涕自潸然。

  • 白下驿饯唐少府

    下驿穷交日,昌亭旅食年。
    相知何用早?怀抱即依然。
    浦楼低晚照,乡路隔风烟。
    去去如何道?长安在日边。

  • 望远行·欲别无言倚画屏

    欲别无言倚画屏,含恨暗伤情。谢家庭树锦鸡鸣,残月落边城。
    人欲别,马频嘶,绿槐千里长堤。出门芳草路萋萋,云雨别来易东西。不忍别君后,却入旧香闺。

  • 送薛秀才南游

    姑苏城外柳初凋,同上江楼更寂寥。
    绕壁旧诗尘漠漠,对窗寒竹雨潇潇。
    怜君别路随秋雁,尽我离觞任晚潮。
    从此草玄应有处,白云青嶂一相招。

  • 赠别

    眼前迎送不曾休,相续轮蹄似水流。
    门外若无南北路,人间应免别离愁。
    苏秦六印归何日,潘岳双毛去值秋。
    莫怪分襟衔泪语,十年耕钓忆沧洲。

  • 汴州留别韩愈

    不饮浊水澜,空滞此汴河。
    坐见绕岸水,尽为还海波。
    四时不在家,弊服断线多。
    远客独憔悴,春英落婆娑。
    汴水饶曲流,野桑无直柯。
    但为君子心,叹息终靡他。

  • 离友诗二首

    小序:乡人有夏侯威者,少有成人 之风。余尚其为人,与之昵好。王师振旅,送余于魏邦,心有眷然,为之陨涕。乃作离友之诗。其辞曰:

    王旅旋兮背故乡,彼君子兮笃人纲。
    媵余行兮归朔方,驰原隰兮寻旧疆。
    车载奔兮马繁骧,涉浮济兮泛轻航。
    迄魏都兮息兰房,展宴好兮惟乐康。

    凉风肃兮白露滋,木感气兮条叶辞。
    临渌水兮登崇基,折秋华兮采灵芝。
    寻永归兮赠所思,感离隔兮会无期。
    伊郁悒兮情不怡。

  • 洛阳城外别皇甫湜

    洛阳吹别风,龙门起断烟。
    冬树束生涩,晚紫凝华天。
    单身野霜上,疲马飞蓬间。
    凭轩一双泪,奉坠绿衣前。

  •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

    夫子思何速,世人皆叹奇。
    万言不加点,七步犹嫌迟。
    对酒落日后,还家飞雪时。
    北堂应久待,乡梦促征期。

  •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

    醉后未能别,待醒方送君。
    看君走马去,直上天山云。

  •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

    东郊未解围,忠义似君稀。
    误落胡尘里,能持汉节归。
    卷帘山对酒,上马雪沾衣。
    却向嫖姚幕,翩翩去若飞。

  • 送王含秀才序

      吾少时读《醉乡记》,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,而犹有是言,岂诚旨于味耶?及读阮籍、陶潜诗,乃知彼虽偃蹇,不欲与世接,然犹未能平其心,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,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。若颜子操瓢与箪,曾参歌声若出金石,彼得圣人而师之,汲汲每若不可及,其于外也固不暇,尚何曲之托,而昏冥之逃耶?

     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。建中初,天子嗣位,有意贞观、开元之丕绩,在廷之臣争言事。当此时,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,吾既悲醉乡之文辞,而又嘉良臣之烈,思识其子孙。今子之来见我也,无所挟,吾犹将张之;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,浑然端且厚。惜乎吾力不能振之,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。于其行,姑分之饮酒。

  • 送别

    昨夜离心正郁陶,三更白露西风高。
    萤飞木落何淅沥,此时梦见西归客。
    曙钟寥亮三四声,东邻嘶马使人惊。
    揽衣出户一相送,唯见归云纵复横。

  • 送区册序

      阳山,天下之穷处也。陆有丘陵之险,虎豹之虞。江流悍急,横波之石,廉利侔剑戟,舟上下失势,破碎沦溺者,往往有之。县廓无居民,官无丞尉,夹江荒茅篁竹之间,小吏十余家,皆鸟言夷面。始至,言语不通,画地为字,然后可告以出租赋,奉期约。是以宾客游从之士,无所为而至。愈待罪于斯,且半岁矣。

      有区生者,誓言相好,自南海挐舟而来。升自宾阶,仪观甚伟,坐与之语,文义卓然。庄周云:“逃空虚者,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!”况如斯人者,岂易得哉!入吾室,闻《诗》、《书》仁义之说,欣然喜,若有志于其间也。与之翳嘉林,坐石矶,投竿而渔,陶然以乐,若能遗外声利,而不厌乎贫贱也。岁之初吉,归拜其亲,酒壶既倾,序以识别。

  • 送杨少尹序

      昔疏广、受二子,以年老,一朝辞位而去。于是公卿设供帐,祖道都门外,车数百辆;道路观者,多叹息泣下,共言其贤。汉史既传其事,而后世工画者,又图其迹,至今照人耳目,赫赫若前日事。

     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,方以能诗训后进,一旦以年满七十,亦白相去,归其乡。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,今杨与二疏,其意岂异也?

      予忝在公卿后,遇病不能出,不知杨侯去时,城门外送者几人,车几辆,马几匹,道旁观者,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;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,继二疏踪迹否,不落莫否。见今世无工画者,而画与不画,固不论也。

      然吾闻杨侯之去,相有爱而惜之者,白以为其都少尹,不绝其禄。又为歌诗以劝之,京师之长于诗者,亦属而和之。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,有是事否。古今人同不同,未可知也。

      中世士大夫,以官为家,罢则无所于归。杨侯始冠,举于其乡,歌《鹿鸣》而来也。今之归,指其树曰:“某树,吾先人之所种也;某水、某丘,吾童子时所钓游也。”乡人莫不加敬,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。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,其在斯人欤?其在斯人欤?

  • 送迁客

    谏频甘得罪,一骑入南深。若顺吾皇意,即无臣子心。
    织花蛮市布,捣月象州砧。蒙雪知何日,凭楼望北吟。

  • 送湖南李正字归

    长沙入楚深,洞庭值秋晚。
    人随鸿雁少,江共蒹葭远。
    历历余所经,悠悠子当返。
    孤游怀耿介,旅宿梦婉娩。
    风土稍殊音,鱼虾日异饭。
    亲交俱在此,谁与同息偃。

  •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

    且维轻舸更迟迟,别酒重倾惜解携。
    浩浪侵愁光荡漾,乱山凝恨色高低。
    君驰桧楫情何极,我凭阑干日向西。
    咫尺烟江几多地,不须怀抱重凄凄。

  • 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

    兄去游东阁,才堪直北扉。
    莫忧持橐晚,姑记乞身归。
    道义无今古,功名有是非。
    临分出苦语,不敢计从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