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一字诗

    一帆一桨一渔舟,一个渔翁一钓钩。
    一俯一仰一场笑,一江明月一江秋。

  • 潼关

    终古高云簇此城,秋风吹散马蹄声。
    河流大野犹嫌束,山入潼关不解平。

  • 代赠二首

    楼上黄昏欲望休,玉梯横绝月如钩。
    芭蕉不展丁香结,同向春风各自愁。

    东南日出照高楼,楼上离人唱石州。
    总把春山扫眉黛,不知供得几多愁?

  • 采桑子·轻舟短棹西湖好

    轻舟短棹西湖好,绿水逶迤。芳草长堤,隐隐笙歌处处随。
    无风水面琉璃滑,不觉船移。微动涟漪,惊起沙禽掠岸飞。

  • 咸阳城东楼

    一上高城万里愁,蒹葭杨柳似汀洲。
    溪云初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    鸟下绿芜秦苑夕,蝉鸣黄叶汉宫秋。
    行人莫问当年事,故国东来渭水流。

  • 观潮

    庐山烟雨浙江潮,未至千般恨不消。
    到得还来别无事,庐山烟雨浙江潮。

  • 山石

    山石荦确行径微,黄昏到寺蝙蝠飞。
    升堂坐阶新雨足,芭蕉叶大栀子肥。
    僧言古壁佛画好,以火来照所见稀。
    铺床拂席置羹饭,疏粝亦足饱我饥。
    夜深静卧百虫绝,清月出岭光入扉。
    天明独去无道路,出入高下穷烟霏。
    山红涧碧纷烂漫,时见松枥皆十围。
    当流赤足踏涧石,水声激激风吹衣。
    人生如此自可乐,岂必局束为人鞿?
    嗟哉吾党二三子,安得至老不更归。

  • 虞美人·寄公度

    芙蓉落尽天涵水,日暮沧波起。背飞双燕贴云寒,独向小楼东畔、倚阑看。
    浮生只合尊前老,雪满长安道。故人早晚上高台,赠我江南春色、一枝梅。

  • 襄邑道中

    飞花两岸照船红,百里榆堤半日风。
    卧看满天云不动,不知云与我俱东。

  •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·其二

    南湖秋水夜无烟,耐可乘流直上天。
    且就洞庭赊月色,将船买酒白云边。

  • 采桑子·群芳过后西湖好

    群芳过后西湖好,狼籍残红。飞絮濛濛。垂柳阑干尽日风。
    笙歌散尽游人去,始觉春空。垂下帘栊。双燕归来细雨中。

  • 戏答元珍

    春风疑不到天涯,二月山城未见花。
    残雪压枝犹有橘,冻雷惊笋欲抽芽。
    夜闻归雁生乡思,病入新年感物华。
    曾是洛阳花下客,野芳虽晚不须嗟。

  • 商山早行

    晨起动征铎,客行悲故乡。
    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。
    槲叶落山路,枳花明驿墙。(明驿墙 一作:照驿墙)
    因思杜陵梦,凫雁满回塘。

  •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

    参横斗转欲三更,苦雨终风也解晴。
    云散月明谁点缀?天容海色本澄清。
    空余鲁叟乘桴意,粗识轩辕奏乐声。
    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。

  • 山中杂诗

    山际见来烟,竹中窥落日。
    鸟向檐上飞,云从窗里出。

  • 梦江南·千万恨

    千万恨,恨极在天涯。山月不知心里事,水风空落眼前花,摇曳碧云斜。

  • 鲁山山行

    适与野情惬,千山高复低。
    好峰随处改,幽径独行迷。
    霜落熊升树,林空鹿饮溪。
    人家在何许?云外一声鸡。

  • 终南山

    太乙近天都,连山接海隅。(接 一作:到)
    白云回望合,青霭入看无。
    分野中峰变,阴晴众壑殊。
    欲投人处宿,隔水问樵夫。

  • 答谢中书书

      山川之美,古来共谈。高峰入云,清流见底。两岸石壁,五色交辉 。青林翠竹,四时俱备。晓雾将歇,猿鸟乱鸣;夕日欲颓,沉鳞竞跃。实是欲界之仙都。自康乐以来,未复有能与其奇者。

  • 小石潭记

    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,隔篁竹,闻水声,如鸣珮环,心乐之。伐竹取道,下见小潭,水尤清冽。全石以为底,近岸,卷石底以出,为坻,为屿,为嵁,为岩。青树翠蔓,蒙络摇缀,参差披拂。(珮 一作:佩)

      潭中鱼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依。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。佁然不动,俶尔远逝,往来翕忽,似与游者相乐。(下澈 一作:下彻)

      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其岸势犬牙差互,不可知其源。

      坐潭上,四面竹树环合,寂寥无人,凄神寒骨,悄怆幽邃。以其境过清,不可久居,乃记之而去。

      同游者:吴武陵,龚古,余弟宗玄。隶而从者,崔氏二小生,曰恕己,曰奉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