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绝句漫兴九首·其五

    肠断江春欲尽头,杖藜徐步立芳洲。(江春 一作:春江)
    颠狂柳絮随风舞,轻薄桃花逐水流。(舞 一作:去)

  • 宿江边阁

    暝色延山径,高斋次水门。
    薄云岩际宿,孤月浪中翻。
    鹳鹤追飞静,豺狼得食喧。
    不眠忧战伐,无力正乾坤。

  • 阆山歌

    阆州城东灵山白,阆州城北玉台碧。
    松浮欲尽不尽云,江动将崩未崩石。
    那知根无鬼神会?已觉气与嵩华敌。
    中原格斗且未归,应结茅斋著青壁。

  • 去蜀

    五载客蜀郡,一年居梓州。
    如何关塞阻,转作潇湘游。
    世事已黄发,残生随白鸥。
    安危大臣在,不必泪长流。

  • 剑门

    唯天有设险,剑门天下壮。
    连山抱西南,石角皆北向。
    两崖崇墉倚,刻画城郭状。
    一夫怒临关,百万未可傍。
    珠玉走中原,岷峨气凄怆。
    三皇五帝前,鸡犬各相放。
    后王尚柔远,职贡道已丧。
    至今英雄人,高视见霸王。
    并吞与割据,极力不相让。
    吾将罪真宰,意欲铲叠嶂!
    恐此复偶然,临风默惆怅。

  • 田舍

    田舍清江曲,柴门古道旁。
    草深迷市井,地僻懒衣裳。
    榉柳枝枝弱,枇杷树树香。
    鸬鹚西日照,晒翅满鱼梁。

  • 泊岳阳城下

    江国逾千里,山城近百层。
    岸风翻夕浪,舟雪洒寒灯。
    留滞才难尽,艰危气益增。
    图南未可料,变化有鲲鹏。

  • 野望

    西山白雪三城戍,南浦清江万里桥。
    海内风尘诸弟隔,天涯涕泪一身遥。
    惟将迟暮供多病,未有涓埃答圣朝。(惟 通:唯)
    跨马出郊时极目,不堪人事日萧条。

  • 江南逢李龟年

    岐王宅里寻常见,崔九堂前几度闻。
    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。

  • 万里瞿塘月

    万里瞿唐月,春来六上弦。
    时时开暗室,故故满青天。
    爽合风襟静,高当泪脸悬。
    南飞有乌鹊,夜久落江边。

  • 又呈吴郎

    堂前扑枣任西邻,无食无儿一妇人。
    不为困穷宁有此?只缘恐惧转须亲。
    即防远客虽多事,便插疏篱却甚真。
    已诉征求贫到骨,正思戎马泪盈巾。

  • 哀王孙

    长安城头头白乌,夜飞延秋门上呼。
    又向人家啄大屋,屋底达官走避胡。
    金鞭断折九马死,骨肉不得同驰驱。
    腰下宝玦青珊瑚,可怜王孙泣路隅。
    问之不肯道姓名,但道困苦乞为奴。
    已经百日窜荆棘,身上无有完肌肤。
    高帝子孙尽隆准,龙种自与常人殊。
    豺狼在邑龙在野,王孙善保千金躯。
    不敢长语临交衢,且为王孙立斯须。
    昨夜东风吹血腥,东来橐驼满旧都。
    朔方健儿好身手,昔何勇锐今何愚。
    窃闻天子已传位,圣德北服南单于。
    花门剺面请雪耻,慎勿出口他人狙。
    哀哉王孙慎勿疏,五陵佳气无时无。

  • 月圆

    孤月当楼满,寒江动夜扉。
    委波金不定,照席绮逾依。
    未缺空山静,高悬列宿稀。
    故园松桂发,万里共清辉。

  • 归雁

    东来万里客,乱定几年归?
    肠断江城雁,高高向北飞。

  • 绝句漫兴九首·其二

    手种桃李非无主,野老墙低还似家。
    恰似春风相欺得,夜来吹折数枝花。

  • 野老

    野老篱前江岸回,柴门不正逐江开。
    渔人网集澄潭下,贾客船随返照来。
    长路关心悲剑阁,片云何意傍琴台。
    王师未报收东郡,城阙秋生画角哀。

  • 即事

    暮春三月巫峡长,皛皛行云浮日光。
    雷声忽送千峰雨,花气浑如百和香。
    黄莺过水翻回去,燕子衔泥湿不妨。
    飞阁卷帘图画里,虚无只少对潇湘。

  • 送路六侍御入朝

    童稚情亲四十年,中间消息两茫然。
    更为后会知何地?忽漫相逢是别筵!
    不分桃花红似锦,生憎柳絮白于棉。(棉 一作:绵)
    剑南春色还无赖,触忤愁人到酒边。

  •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

    国步犹艰难,兵革未休息。
    万方哀嗷嗷,十载供军食。
    庶官务割剥,不暇忧反侧。
    诛求何多门,贤者贵为德。
    韦生富春秋,洞彻有清识。
    操持纲纪地,喜见朱丝直。
    当令豪夺吏,自此无颜色。
    必若救疮痍,先应去蟊贼!
    挥泪临大江,高天意凄恻。
    行行树佳政,慰我深相忆!

  •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

   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,夔府别驾元持宅,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,壮其蔚跂,问其所师,曰:“余公孙大娘弟子也。” 开元五载,余尚童稚,记于郾城观公孙氏,舞剑器浑脱,浏漓顿挫,独出冠时,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,晓是舞者,圣文神武皇帝初,公孙一人而已。玉貌锦衣,况余白首,今兹弟子,亦非盛颜。既辨其由来,知波澜莫二,抚事慷慨,聊为《剑器行》。昔者吴人张旭,善草书帖,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,自此草书长进,豪荡感激,即公孙可知矣。

    昔有佳人公孙氏,一舞剑器动四方。
    观者如山色沮丧,天地为之久低昂。
    㸌如羿射九日落,矫如群帝骖龙翔。
    来如雷霆收震怒,罢如江海凝清光。
    绛唇珠袖两寂寞,晚有弟子传芬芳。
    临颍美人在白帝,妙舞此曲神扬扬。
    与余问答既有以,感时抚事增惋伤。
    先帝侍女八千人,公孙剑器初第一。
    五十年间似反掌,风尘澒洞昏王室。
    梨园弟子散如烟,女乐余姿映寒日。
    金粟堆前木已拱,瞿唐石城草萧瑟。
    玳筵急管曲复终,乐极哀来月东出。
    老夫不知其所往,足茧荒山转愁疾。